宾馆住宿人员的疏散前行为特征实验调查和分析
在宾馆内开展人员疏散行为调查实验,将宾馆内入住的客人作为实验对象,在事先不通知客人的情况下发出警报信息,利用监控系统和现场拍摄的录像,计算客人在发出报警信号起至开始进行疏散时止的预动作时间,分析中国人员的预动作时间分布特点以及声量对人员预动作时间的影响,探索其中的规律性,研究发现,警报发出之后,少数人员自动走出房间开始疏散,大部分人员需要通过楼层服务员打电话通知或敲门提示后才准备进行疏散,采用提示的方式将会延长人员预动作时间。为确保人员快速疏散,建议在日常的疏散演练中不但要加强对宾馆服务员组织、引导人员疏散能力,还应加强对疏散人员的互助、互救意识的宣传教育。通过在不同时间段内对准备好逃生的人数进行分析,表明采用应急广播作为报警的人员预动作时间大多集中在2-6min之间的时间段内,采用声光报警器作为报警的人员预动作时间大多集中在2-8nin。这说明中国人员疏散的预动作时间较长,可见在进行疏散模拟研究过程中如果直接引用国外的数据是不合理的。因此,疏散研究中应充分考虑中国特点,分析影响人员疏散的各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通过疏散实验来获取合理的人员预动作时间。
建筑物 性能化设计 应急疏散 行为特征 预动作时间
吴晓燕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消防支队
国内会议
常熟
中文
6-9
2013-07-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