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挫折教育研究
高职挫折教育起步晚,实施不到位,发展较为缓慢.文章就高职挫折教育的含义、特点和基本原则作了讨论,并分析了高职挫折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虽然国家制定了许多政策鼓励和提倡对大学生进行挫折教育,但是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社会上的一些价值观念良莠不齐,在这些价值观的影响下,有些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出现了偏差,这给挫折教育增加了难度,提出了新的挑战。 很多高职院校对大学生进行挫折教育没有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与探讨,不能给挫折教育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同时对挫折教育的目的和任务、原则和方法、内容和形式把握不到位。在对大学生进行挫折教育时,对不同的学生群体缺乏层次性的区分,不能做到个性化教育,针对性不强。高职挫折教育的教育者很大一部分还比较年轻,社会经验和阅历较浅;在挫折教育实施过程中往往缺乏学校教育的整体配合与协作,使得挫折教育只能独立进行。大部分高职院校缺少科学有效的挫折教育评价体系,致使挫折教育迷失方向、走人误区,无法达到应有的效果。 在学校实施的挫折教育中,教师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学校教育之外,家长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有些家长往往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衣食住行,对孩子的心理状态、思想情况不关心。国外的家长一般会适当地让孩子接触一些困难,让他们自己学着去解决问题,而不是一味地为他们做好所有的事;而中国的很多家长则习惯于帮孩子安排好一切,当孩子遇到困难、挫折时,就会出现不良的挫折反应,甚至会出现严重的后果。当然也有家长知道挫折教育的重要性,也在用自己的方式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但有的存在错误的认知,没有使用正确的方法,这样反而会适得其反。 现在部分大学生的独立性和自理能力较差,抗挫折能力较弱,遇到困难时容易产生挫折感。有些大学生,得过且过,没有长远的目标和规划,他们也比较容易产生挫折感,且往往怨天尤人,没有正确的挫折认知,挫折承受力低。有些大学生,整天待在校园里,较少的接触社会,缺乏社会阅历和为人处事的经验。虽然学校里开展了挫折教育,但是当真正遇到未经历过的困难时,很容易出现挫折感。 大学生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缺乏关注自己心理健康的意识,不重视自身的心理健康问题.忽视了抗挫折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当面临挫折的时候手足无措。
高等职业院校 挫折教育 心理健康
黄可望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国内会议
无锡
中文
115-118
2013-12-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