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从”以身发财”到”以财发身”--张謇创业的人力资本与社会效应

借用儒家”以身发财”和”以财发身”的概念,有助于分析近代实业家的创业过程与经营理念.张謇办厂之前的职场资历与科举功名,为他积聚了丰富的官场人脉,使他可以更多地接近行政资源,增加投资的垄断性与特权性,这些堪称有助于他创业的”身份资本”.而张謇在办厂过程中的吃苦耐劳、忍辱负重和积极探索,则又意味着他支付了超常的心力与智力,这些可视作他为创业投入的”身心资本”.凡此二者,构成了张謇”以身发财”的主要内涵.但张謇创业的主旨却不是为了发财,而是造福社会.考察张謇对发展地方教育和慈善等公益事业的贡献,可以说明他在一定程度上践行了孔子”以财发身”的遗训.张謇追求社会效应而非经济效用的创业观,是他成为一位著名实业家的重要原因.

企业管理 公益项目 社会效应 创业观

李玉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江苏南京210093

国内会议

首届中国传统智慧与现代管理国际论坛

南京

中文

280-291

2013-11-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