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南通县域城市综合承载力评价

本文主要是对南通市辖区、海安县、如东县、如皋市、启东市、海门市6个地区的综合承载力进行评价,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确定指标权重,结果表明南通县域各城市综合承载力和各要素承载力均呈明显的差异,其中市辖区的综合承载力最高,从2006-2010年一直高于0.7;海门市综合承载力最低,最高只是2009年的0.2525,说明南通各县域城市承载力空间差异显著,极端化现象严重,同时说明南通各县域尚未形成合力,对整个南通的发展成为不利因素之一。建议因县制宜,提高城市综合承载力,市辖区应重视水资源的治理保护和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而海安县,如东县,如皋市,启东市,海门市5县市的制约因素是城市外部支撑力。所以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促进公共服务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的增加,维持区域居民高幸福感指数,重点提升道路交通服务。优化综合承载力结构,发挥整体优势,市辖区,海门市通过盘活土地存量,深度挖潜,积极利用未利用土地,提高资源承载力;如皋市,海安县通过扩大交通基础设施投资,优化路网结构,提高基础设施承载力;如东县,启东市依托大洋港吕四港发展港口物流业,利用沿海丰富的风能资源发展风电产业,提高经济承载力,通过一系列措施进而提高南通的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冲破行政区域障碍,建立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沿海开发机制,发挥市场的基础作用,加强境内整体协调、相互配合和利用国际市场配置资源,协调好区域内部的关系及与邻区的关系,协调好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增强诚信,共同创造美好的生态文明。

县域经济 综合承载力 资源利用 基础设施 政府职能

刘文静

安徽师范大学

国内会议

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长三角研究生学术论坛

上海

中文

414-431

2013-11-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