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及防范
本文就未成年人犯罪问题进行了研究,指出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主观原因包括犯罪主体的生理、心理、世界观等方面原因;客观原因主要是指主体所处的客观环境,包括社会、家庭、学校等各种因素。犯罪行为的产生,是上述各种主客观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提出了大力开展法制教育,努力增强未成年人的法制观念,积极预防未犯罪,社会、家庭和学校齐抓共管,逐步形成制度化、规范化的防范体系,改革传统教育模式,努力提高学校对在校生的管理水平等防范未成年人犯罪的对策。实践证明,综合治理是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根本途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已将“综合治理”未成年人犯罪写入其中。要严格按照《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使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各种措施卓有成效。作为政法部门在打击犯罪的同时,要积极做好未成年人犯罪的感化、教育、挽救工作,深入学校、社区搞好法制宣传,社会、学校、家庭应积极参与,尽职尽责,共同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未成年人犯罪 法制教育 社会治理 健康成长
田皖梅
上海电子工业学校
国内会议
上海
中文
544-550
2013-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