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读者为你的服务着迷--关于《基于”效率”与”公平”共生的图书馆服务能力提升战略取向》一文与徐享王商榷
有幸拜读了徐享王发表于2010年第7期《图书情报工作》的文章《基于”效率”与”公平”共生的图书馆服务能力提升战略取向》(以下简称”徐文”).该文从图书馆创造社会效益的角度出发,提出用适度服务来控制服务质量和数量,以此构筑服务”效率”与”公平”的和谐共生.笔者认为,他的部分观点有失偏颇,笔者提出四个质疑与之商榷,提出让读者享受图书馆迷人服务从更深层次上讲是馆员的一种道德信仰,道德信仰是信念的整合和升华,它体现着一种道德体系的最高价值理想或最高的人格境界,信仰承负着人的知、情、意的高度统一,整合着各种道德规范和各种道德行为选择,并为这种道德体系提供一种依据或支撑,每一种道德信仰都代表着一种道德价值观,道德信仰的本质是人在道德人格上的自我超越,没有了道德信仰,道德就丧失了存在的最终理由和精神支柱。一个有伟大信仰的人,必定有着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排除万难的毅力、无私奉献的精神。只有把图书馆当做终生事业的人,才可能树立崇高的为读者倾心尽力服务的道德信仰,为图书馆事业无怨无悔地奋斗精神,为读者竭尽全力服务的奉献精神,因此,达到服务态度的完美境界和迷人程度,从另一方面反映了一个人的道德信仰和道德情操。诚然,图书馆有限资源确实无法满足读者日益增长的知识渴望与信息需求,图书馆应该努力寻求、积极探索从自身寻找原因,在设备、资源、文献、网络、信息技术、服务手段等方面不断改进不断完善不断创新,加强知识服务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尽量满足读者需求,而不应该消极应对、墨守成规、得过且过、听之任之,甚至提出只能适度服务的思想来敷衍搪塞和逃避责任。千里之行始于服务观,那种一切以读者为先,以读者的利益为目标道德信仰的人,他们必定会对读者利用图书馆心存感激,必定能以主人翁的态度勤奋工作,以一种热情积极的服务心态对待读者,不怕吃苦,不计得失,必定会以读者的成功作为自己的价值取向,这使他们千方百计竭其所能满足读者的需求,把用户使用价值最大化作为自己履行职业道德的一个标准,使图书馆核心价值的实现有明确的方向,使图书馆的价值实现得到有效的保障,使图书馆精神得到最好的阐释和延续,而绝不会滋生“读者对服务期望值越来越高,势必降低对图书馆的满意度,致使图书馆难以控制自身的成本结构”、不要满足读者提出的“超出实际需要的免费服务要求”这些狭隘浅显念头。
图书馆 公共服务 道德体系 价值取向
黄华
湖南科技大学
国内会议
上海
中文
70-74
2013-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