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专业高年级专业倾向课教学改革初探--以现代日本经济课教学为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形势不断发生变化,与之相适应的高等院校外语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以及培养模式也在不断调整.自上个世纪90年代末以来,全国高校外语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实现了从单纯语言类人才向以外语为主的复合型人才培养转变.为适应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北京外国语大学日语系于2004年开设专业倾向课,专业倾向主要涉及日本经济、外交、古典文学、近现代文学、文化等领域,笔者自2009年开始面向本科高年级学生首次开设了现代日本经济课.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建立国际性视野,提高广角、多元分析、理解国际经济问题的能力,笔者在教学中进行了一系列尝试,改变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注入式”教学方法,采用了启发、讨论、案例分析等教学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由于该课程密切联系实际,通过课程学习学生在就业后能够很快熟悉企业的工作环境和氛围,大大缩短了对工作岗位的适应期.本文将重点从教学理念、教学目的、教学方法等方面介绍笔者在专业倾向课教学中实行的教学改革内容,进行复合型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探索.
高等院校 日语教学 专业倾向课 复合型人才
戴秋娟
北京外国语大学
国内会议
上海
中文
434-441
2013-10-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