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袁世凯的国家观念

袁世凯在传统观念之背景成长,在民国初年在实行共和与否抉择上分道扬摭。辛亥革命后,中国成为军阀天下,加之列强利益瓜分,日本对华野心,以及自晚清以来各种国内问题,其由来并非一朝一夕。若把当时局势单纯归疚袁世凯,无助深入了解历史现象,以及背后脉络。袁称帝行为背后,亦代表当时部份人对共和投以怀疑目光,仍然怀念帝制,把共和视之为帝制变体。这不只是牵涉参与复辟运动者,更广泛相关带有旧观念之人,即是其思想并未因民国成立而建立新式价值观,仍然保持帝制观念,却生活在共和体制内的民众。袁在历史上之罪在不赦,只在他宣誓做了中华民国的总统以后,依然要掉头来做皇帝这一点。袁世凯籍其深厚军事及政治实力,成为民初无冕之君。他对共和政体有太多不了解,在二次革命过后,更深觉共和制不适于中国。袁正式就任总统后,内阁如走马灯般不断变换,议会毫无政治作用而沦为争执场所,政权力不断受到各方势力左右,总统制从西方传入前无先例,一切有如邯郸学步。民国成立并未为中国带来富强,反而较清代更混乱贫弱,整个中国四分五裂,地方各自为政,无论政治、文化、社会均失去重心较摇晃不定,总统地位虽高却未能如皇帝般能直接行使权力,袁终试囹借皇帝之名,以求建立一核心以重新治理中国。由始至终,共和只是一种达成目的之手段,袁从未想过成立中国华盛顿,只有皇帝制度才合符中国需要,君之思想体系仍为其主要脉络。从袁接受帝位的一天起,中国就处于总统与皇帝并存,但既非中华民国又非中华帝国的混乱时期。这种情况早在清末民初时期就出现,只是当时君以总统之名冠于中华民国再加之中国。国家观念对袁世凯而言,是新生事物,国家是个人之扩充,仍建基于少数之上。作为生活在时代之中的人而言,必然受到个人所接触的事物所影响。所以袁称帝是旧时代执政者必经之路,在此之前朝代更替莫不如此。争权、借钱、扩军为实行理想的手段。故以今日价值观出发,袁世凯无国家概念,然而在当时已有始步认知,并以一已之力,为国家而献身。

国家观念 权力制约 袁世凯

陈文翰

台湾政治大学

国内会议

两岸四地历史学研究生论文发表会暨山东大学“海右”博士生论坛

济南

中文

519-529

2013-10-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