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中国”割股疗亲”语境中的观念与信仰
”割股疗亲”是传统中国社会的特有现象.在佛教的影响、他人的效仿、官方主流意识的推动等因素共同作用下,隋唐以后,”疗亲”成为割股者的主要选择,进而促成了割股疗亲模式的集体构建.对于割股疗亲是有效还是无效,时人各有其说,究其根本,实乃”股”所突显的孝行象征话语.割股前的祭祀祝祷、禁忌话语等彰显了割股者的意志力,更显现了割股疗亲行为的私密性与神秘性.社会各方对此行为截然相反的态度以及国家制度与实践的自相矛盾,说明儒家伦理存在自我冲突.割股者忍受肢体的痛苦去疗亲的行为反应出中央、地方官员、士人、割股者个人复杂的信仰与观念.
割股疗亲 孝行象征 个人信仰 儒家伦理 国家制度
钟莉
西华师范大学
国内会议
济南
中文
181-196
2013-10-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