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乡土文献看清水江流域的民间生态环境保护--以清至民国年间天柱地区林木培护为中心的考察
本文通过解读作为新材料的天柱文书,同时勾稽地方志乘、民间碑刻等其它相关乡土文献,力求借助对天柱地区林木培护的历史考察,揭示清至民国年间清水江流域的民间生态环境保护.笔者发现,清水江流域木材贸易带来的巨大经济利润,极大的提高了当地植树造林的热情,促成了大批人工林的营造,从而维持了当地的森林面积,较好的保护了流域内的生态环境;然而,经济利益的驱使同样引发了滥砍滥伐现象,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环境.与此不同,清水江流域人民的风俗习惯,始终在生态环境保护中起到积极正面的作用.因此,对于风俗习惯,需要更加审慎和宽容的态度;对一些风俗习惯中蕴含的深刻生态保护智慧,更要努力继承和发扬.
清水江流域 林木培护 生态环境保护 乡土文献 风俗习惯
林东杰
贵州大学
国内会议
济南
中文
296-307
2013-10-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