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揭开HPV相关性头颈部鳞癌神秘的面纱

通常意义上的头颈部鳞癌包括发生于口腔、咽部(鼻咽、口咽、下咽)以及喉部鳞状上皮覆盖的恶性肿瘤,烟草和酒精是一直以来公认的发病因素.在东南亚和我国东南部地区,鼻咽癌是最常见的头颈部鳞癌类型.其绝大部分的病理类型是WHOⅡ/Ⅲ型,主要的发病因素是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的感染.近年来,一种独特的头颈部鳞癌类型逐渐为人所知,它的发生/发展与人乳头瘤状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具有密切的关系;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HPV相关性头颈部鳞癌具有独特的致病因素、肿瘤生物学行为和治疗结果,需要单独区分开来加以研究.综上所述,HPV相关性头颈部鳞癌是一种独特的肿瘤类型,其具有与非HPV相关性肿瘤不同的肿瘤生物学、临床特征和治疗结果,既是独立的预后因素也是放疗/化疗的疗效预测因素。通过有关的前瞻性研究,将有助于探索针对这一肿瘤类型的优化治疗模式。此外,关于HPV疫苗在头颈部鳞癌预防和治疗中的作用也值得进一步研究。

头颈部鳞癌 乳头鳞状病毒 疗效预测

郭晔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国内会议

第十六届全国临床肿瘤学大会暨2013年CSCO学术年会

厦门

中文

1-4

2013-09-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