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细胞肺癌的放射治疗进展
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的独特病理学特征1926年由Barnard首次提出.随后,Watson和Berg等对其临床特点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多发生于肺中央,早期即发生转移,初次化疗具有很高的有效率,但95%以上的患者最终会死于此癌症.小细胞肺癌约占所有新发肺癌的16%~20%,且绝大多数患者为长期吸烟者.1970年以前对于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是以放射治疗为主,但由于SCLC具早期发生远处转移的倾向,因此全身化疗逐渐成为治疗的重点.近三十年中,SCLC发病率在美国以及其他发达国家呈下降趋势,从1986年的17.4%下降到2004年的14%,这很可能是因为吸烟习惯的改变.另一种对发病率下降的解释是近些年来病理学分类的改变.小细胞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很高的肿瘤,生长迅速,容易早期全身转移.如果不考虑对放化疗敏感这个特性,只有小部分患者能获得长期生存.但是,根据最近的调查数据、流行病学研究及最终的结果证明,近年来对小细胞肺癌生物学行为理解的加深以及治疗方案与技术的不断发展,逐渐增强了治疗这一疾病的能力,则局限期和广泛期小细胞肺癌的生存时间在过去的30年中在统计学上获得了明显的提高.综上所述,PCI并不能使所有的小细胞肺癌患者获益,但对于化疗后CR的患者,尽早施行PCI,可以使脑转移的发生率下降,尽管尚无证据显示全脑放射的长期后遗症(如智力下降)与放疗有直接关联,但因每次剂量>3Gy的大分割放射可能增加神经功能的损伤,因此不推荐使用。目前PCI常用方案的放射总剂量为24--30GY,分8一10次给予。
小细胞肺癌 放射治疗 放射剂量 神经功能
王家明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
国内会议
厦门
中文
142-145
2013-09-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