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晚期胰腺癌的内科治疗

胰腺癌是侵袭性很强的恶性肿瘤,在西方国家肿瘤死因顺位中占第4位,在我国恶性肿瘤死因顺位占第9位.与西方国家死因排位前几位的肿瘤如乳腺癌、肺癌、乳腺癌、结肠癌等的死亡率已呈下降趋势不同,胰腺癌的死亡率呈基本持平状态.胰腺癌预后差,所有期别患者总的中位生存时间(OS)仅5~8个月,5年生存率低于5%,这与胰腺癌侵袭性强、无特异的症状、早期诊断率低、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有关.多数胰腺癌患者诊断时已是局部晚期,仅15%~20%患者可能根治性切除,50%~60%患者诊断时已有转移,姑息性化疗是这些患者唯一的治疗选择.随着新药的出现,晚期胰腺癌患者的姑息性全身化疗近年取得了一些令人瞩目的进展.本文就晚期胰腺癌患者的内科治疗做一综述.氟尿嘧啶类药物是晚期胰腺癌的基本药物之一,吉西他滨联合氟尿嘧啶和吉西他滨联合铂类药物的方案能提高6个月生存率,但这些获益仅限于身体一般状况评分好(PS0-,的患者。部分晚期胰腺癌患者一线治疗失败后仍有较好的身体状况能够接受二线及以上治疗,但目前关于晚期胰腺癌二线治疗的临床试验很少,因此也缺乏标准的二线治疗方案。奥沙利铂联合吉西他滨、伊立替康或卡培他滨也做过尝试。一线应用5-FU失败的患者,二线采用吉西他滨可使患者疼痛减轻、KPS评分提高。吉西他滨作为晚期胰腺癌一线治疗的”金标准”已经16年。近年来,新的化疗方案,包括吉西他滨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以及不含吉西他滨的FOLFIRINOX方案使晚期胰腺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延长了4-5个月。而单药S-1显示出疗效不劣于吉西他滨。因此,对于不同状况的晚期胰腺癌患者,除了吉西他滨之外,有了更多的选择。

胰腺癌 氟尿嘧啶类药物 吉西他滨 疗效评价

杨林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国内会议

第十六届全国临床肿瘤学大会暨2013年CSCO学术年会

厦门

中文

346-348

2013-09-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