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晚期肾癌分子靶向治疗最新研究进展

肾癌是一种高度异质性恶性肿瘤,多年来一直威胁着人类健康.据2013年最新统计,美国全年肾癌相关死亡人数达8780例、发病人数达40430例,位居癌症发病排行榜第6位,其5年存活率约为69%,而出现转移患者仅为11%.在世界范围内肾癌发病率有性别、地区和人种的差异.我国属于肾癌低发国家,据卫生部1988-2002年统计数据,我国肾癌发病和死亡呈逐年上升趋势,且地区差异较大,城市高于农村,最高相差达43倍.目前,手术仍是肾癌治疗的金标准,术后可根据患者基线特点、病理特性和临床分期等给予免疫治疗和化疗等多种治疗手段,但晚期肾癌的诊治疗效仍不尽如人意.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和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肿瘤分子靶向治疗走进人们的视野,在晚期肾癌诊治领域的部分研究成果喜人.自2005年以来,多种应用于晚期肾细胞癌(aRCC)的分子靶向治疗药物相继问世,从药物作用机制主要分为抗VEGF/VEGFR途径(代表药:sorafenib、sunitinib、pazopanib、axitinib、bevacizumab+IFN-α)和抑制mTOR途径(代表药:everolimus和temsirolimus).此外,tivozanib、AMG-386、BMS-936558等多种新药正在开展相关研究.本研究提示应用EVE+BEV和BEV+IFN方案一线治疗mRCC患者的PFS和耐受性均相似,2年随访后的终期OS结果值得关注。研究者认为BMS-936558治疗转移性肾细胞癌临床疗效持久、耐受性较好,为转移性肾细胞癌患者带来希望,主要汇总近年来aRCC分子靶向治疗领域的最新进展,我国虽然是肾癌的低发国家,但国内患者早期表现不明显,大多数发现肾癌已处于疾病晚期,多已发生转移,丧失了手术的最佳时机,预后较差。近年来,随着索拉非尼和舒尼替尼等靶向药物的相继问世,为临床医生增添了一把抗癌利器,但患者是否能够从中获益?何种方案的疗效最佳?最佳治疗时机应如何选择?靶向药物联合化疗免疫治疗的疗效如何?等众多问题还困扰着广大临床医生,因而需要开展大量临床研究进行探索。

肾癌 分子靶向治疗 索拉非尼 舒尼替尼 疗效评价

谢晓冬

沈阳军区总医院

国内会议

第十六届全国临床肿瘤学大会暨2013年CSCO学术年会

厦门

中文

387-388

2013-09-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