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异常综合征危险度分层、分子标记物及治疗的最新进展
骨髓异常综合征(MDS)是造血干细胞异常的克隆性疾病,其特点是出现无效造血,外周血细胞减少,以及转变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MDS病因不明,多见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但中国人MDS发病的年龄明显低于欧美的患者.20%~30%MDS患者可进展为AML而致命,即使没有进展为AML,全血细胞减少亦可引起致命的并发症,如严重感染或出血.近年来,随着免疫学、细胞生物学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下一代高通量全基因组(NGS)的应用,发现了越来越多的与MDS发病密切相关的细胞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改变,据此,使MDS的诊断、预后评分日趋完善,数种新药应用于临床,还有不少新药在开发中.因此,本文仅就MDS危险度分层、分子标记物及治疗的最新进展综述如下.目前可供MDS选择的治疗方式还很有限。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HSCT)仍然是MDS患者治愈的唯一希望。介绍了目前MDS治疗方法及优化MDS治疗策略应包括:根据生物标志选择更好治疗方法,提高疗效,通过联合治疗提高有效率或延长有效时间;基于对MDS生物学和MDS发病关键途径的理解引进新型药物。
骨髓异常综合征 危险度分层 分子标记物 联合治疗
邱林 马军
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
国内会议
厦门
中文
409-413
2013-09-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