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化疗药物所致恶心呕吐(CINV)的防治进展

恶心呕吐是肿瘤化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75%以上的化疗药物均会导致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因此,预防化疗所致的恶心呕吐是肿瘤治疗的一个重要环节.自1987年高选择性5-羟色胺3受体拮抗剂的问世揭开了止吐治疗崭新的一页,一批衍生物相继应用于临床,化疗所致的恶心呕吐已得到较大程度的缓解,但由于临床上对其认知程度不够,往往存在治疗不足或治疗过度的情况.因惧怕药物引起的恶心呕吐目前仍为患者拒绝化疗的重要因素之一.严重恶心呕吐除了导致患者的依从性差外,水电解质失衡、营养缺乏,厌食等引起的机体机能的降低,将加重疾病进展.因此采用规范化处理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十分必要.分析了化疗药物引起恶心呕吐的机制,化疗药物致吐风险分级,恶心呕吐的分类,常用治疗药物,多巴胺受体拮抗剂,类固醇激素等,化疗所致的恶心呕吐可防可控,2003年第2代5-HT3受体拮抗剂帕洛诺司琼和第1种NK-1受体拮抗剂阿瑞吡坦的上市,为CINV尤其是迟发性呕吐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和武器,但预期性和难治性CINV仍是巫待突破的难题,因此在中医药方面也做了较多的尝试和研究,并在临床中取得了一定疗效。

肿瘤学 化疗药物 恶心呕吐 发病机制 药物治疗

盛立军 任国华

山东省肿瘤医院

国内会议

第十六届全国临床肿瘤学大会暨2013年CSCO学术年会

厦门

中文

532-535

2013-09-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