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异甘草酸镁防治抗肿瘤药物肝损伤的临床研究进展

甘草酸是从传统中药甘草中提取的一种三萜皂苷,自1948年被发现以来,有关研究不断深入,药理学研究发现甘草酸能增强肝脏的解毒能力,抑制肝细胞的炎症反应,防止或减轻多种致病因子对肝细胞的损害.实验和临床研究证实,甘草酸能使多种原因所致的肝细胞变性、坏死的进程明显减慢,程度明显减轻;血清谷丙转氨酶明显下降,肝细胞内蓄积的肝糖原及核糖核酸含量很快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促进胆红素代谢以及有一定的抗病毒、抗肝纤维化作用.从20世纪70年代起在我国开始用于临床,如今一系列的甘草酸制剂已经上市多年,其中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天晴甘美(R))作为最新一代的甘草酸制剂,是多功能肝细胞保护剂,具有亲脂性好、抗炎活性强、肝脏靶向性高和作用迅速等特点,半衰期长且不良反应少而轻,其有效性和安全性都明显优于传统的甘草酸制剂,因此,已被广泛用于治疗多种肝脏疾病,特别是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和其他类型肝炎引起的肝功能损伤.近年来,临床上已有用异甘草酸镁防治抗肿瘤药物引起的药物性肝损伤的报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抗肿瘤药物治疗的多个环节都有可能导致肝脏损伤,对部分患者严重影响疗效和预后,甚至可能致死,需要临床医师高度警惕和高度重视。鉴于抗肿瘤药物治疗引起的肝损伤普遍存在和有增多趋势,是临床上最常见的问题之一,严重影响临床抗肿瘤治疗实施和效果,如何预防高危人群肝损伤的发生和如何规范化用药治疗,特别需要充分的循证医学证据,指导临床医师合理、规范地防治抗肿瘤药物治疗引起的肝损伤。异甘草酸镁;在预防肝脏损伤方面也已经初步表现出了良好的疗效,但是,也应该看到,现有的大多数的数据均为小样本的临床试验或实践观察,质量参差不齐,缺乏高级别的循证医学的证据。未来应该积极开展多中心、前瞻性的大型、随机对照研究,明确异甘草酸镁治疗抗肿瘤药物肝损伤的确切地位和作用。

肝损伤 异甘草酸镁 疗效评价

龚新雷 秦叔逵 房澍名 王振玖

解放军第八一医院 江苏正大天晴药业有限公司

国内会议

第十六届全国临床肿瘤学大会暨2013年CSCO学术年会

厦门

中文

541-547

2013-09-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