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浅谈地方学研究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发展地方学开展区域文化研究,是突出文化地方性和多样性特征,保持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手段和主要途经.地方学研究应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共同繁荣发展.地方学研究应,深化对加强地方学研究重要性的认识、明确研究方向、确定研究对象、加强正面宣传引导,唤醒民众对当地地方学研究、“非遗”保护承的理解和尊重、在保护传承的过程中坚持自己的独立性,发挥地方学研究的中介功能、加大力度、加快进度,全方位多角度地记录和搜集、多方参与,共同研究,实现共赢。为了有效避免越来越多的文化遗产由于没有传承者而消失以及文化多样性丧失,必须采取以下措施:政府继续完善保护和传承“非遗”的相关政策,并建设或提供相关的基础公共设备或传播途径,为“非遗”的保护与传承提供物质基础和生存条件。通过地方学研究引导和培养年青一代学习地方学、区域文化及“非遗”的兴趣,让那些濒临消失的“非遗”项目得以保存。通过地方学研究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让中国的文化发展断层得到修复,改变国人的文化思想观,最终让国人接受并继承这些“非遗”,并对这些文化遗产加以发展,使之更符合社会的发展需要。

地方学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保护 地方性 多样性

焦福宝

锡盟元上都历史文化研究会

国内会议

中国地方学建设与发展研讨会

内蒙古鄂尔多斯

中文

147-153

2013-09-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