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产业转移过程中区域协调问题研究--以中原经济区建设为例

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只是中间变量,是内生于这个地区要素禀赋结构的变量,要素禀赋结构在特定时点是固定的,它同时决定了该经济的总预算和各种要素的相对价格。一般来讲,要素禀赋结构是动态的,是可以提升的。这要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把握好经济发展的阶段,创造条件使企业按照要素禀赋结构来选择产品、产业和技术,这样经济就能快速稳定发展。基于以上分析,中原经济区产业转移与区域协调要考虑:政策选择,结合中原经济区实际,制定适合本区域的产业转移与区域协调政策。而中原经济区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要充分利用好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的两个优势,一是比较优势,二是后发优势。中原经济区作为后发地区,积极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已是提升区域振兴必然趋势,在我国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的形势下,产业转移与承接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课题。

区域经济 产业转移 政策选择 可持续发展

程杰

洛阳理工学院

国内会议

2013年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年会暨区域与城乡一体化学术研讨会

重庆

中文

657-661

2013-09-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