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升级和转移视角下的区域经济增长与协调发展--以浙江省为例
本文以浙江省为例,以浙江海洋经济示范区建设、新型交通和都市区建设等为切入点,从产业升级和转移的视角,对促进浙江省区域经济持续增长和协调发展进行深入探讨.本文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宁波—舟山港港航物流业的发展对浙江区域经济增长有着显著的正向关联,验证了港航物流业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与此同时,要积极引导沿海传统产业向浙江内陆地区和我国中西部地区有序转移。加快推进都市区建设,发挥大都市集聚辐射效应,重点在于根据杭州、宁波、温州、金义四大都市区的资源禀赋和原有优势,大力发展都市区中心城市现代服务业,并促进传统制造业向周边腹地转移。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重点是突出创新驱动和发挥文化创意产业的渗透带动作用,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提升和三次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协调发展。交通可达性的提高,增强了杭州、宁波、温州、金义四大都市区中心城市的功能。以杭州为例,通过比较高铁开通前后都市区对其他城市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吸引力发现,高铁通过加速人力、资本、技术、信息等要素的流动,可以促进现代服务业、高技术产业等在都市区集聚。高铁沿线地区应该根据各自的区位条件和资源禀赋,依托“交通可达性效应”错位发展优势产业、特色产业。产业升级和转移可以促进浙江经济在新阶段持续增长和协调发展。在产业升级和转移过程中,政府要发挥引导作用:一方面,加快产业升级,发挥科技和创意对经济增长的驱动力,政府要积极引导并提供资金、技术和政策支持,促进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中心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的发展;另一方面,政府需要科学地运用产业转移的规律,引导传统产业有序地从沿海向内陆转移、从中心城市向周边腹地转移,避免转出区的产业空心化和转入区的产业结构紊乱以及污染转移等问题,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增长与协调发展。
区域经济 产业升级 政府引导 可持续发展
陆根尧 孙乐燕
浙江理工大学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
国内会议
重庆
中文
670-679
2013-09-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