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战略下开发区转型研究
开发区是为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城市为依托,实行特殊经济政策和特殊管理体制的特定区域.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开发区已经形成了经济技术开发区、出口加工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主要类别的开发区.开发区作为所在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充分利用背靠城镇的资源、市场和人才优势是开发区发展的必然选择.为达到新型城镇化提出的新要求,作为城镇化中有机部分的开发区应适应新型城镇化战略的转型,关系着开发区的可持续发展和新型城镇化的进程。因此,要重视“以人为本”,关注解决农民工和当地农民的市民化问题,发展方式的集约优化转变,区域关系由“孤岛”向“产城融合”发展。对于功能相对独立的独立型开发区,如青岛、天津、宁波等开发区。要强化开发区与母城的分工与合作,加强园区与主城之间的交通通道建设,加大与生产相配套的生产服务功能和发展周边地区所欠缺的、服务辐射范围大的城市生活服务功能,结合发展需求逐渐建立完备的工作、居住的配套设施,健全服务体系,使其逐渐发育成为初具规模的具有宜居、宜业功能的新城区。
区域经济 开发区转型 服务体系 新型城镇化
江琴
四川大学经济学院
国内会议
重庆
中文
756-760
2013-09-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