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沈阳方城历史街区保护定位及其依据研究

沈阳是中国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沈阳方城历史街区即沈阳老城,是城市传统的核心区域.沈阳方城有着2300年的建城历史,起始于燕国辽东郡,先有秦、汉、魏、晋、南北朝的初期发展,到唐、辽、金、元、明、清的崛起;名称从沈州城到沈阳路,再到盛京;有着”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都”之美称.不过现存方城地区历史风貌破坏严重,杂乱而毫无特色.因此,本文针对如何为方城历史风貌保护定位,及其依据做出研究和讨论,提出了以盛京都城时期作为沈阳方城历史保护的定位,盛京都城的建立给沈阳人的生活和文化带来深刻影响,至此沈阳突出表现了满清文化和生活方式,比如满族四合院、服饰、饮食等等。建立盛京都城带来了政治、经济、文化大发展,以粮、豆为基础的粮食发展,以酿酒、榨油、纺织等具有地域特色的手工业发展,盛京都城旁两门,共八座城门,四座角楼,井字形大街把都城分为九部分,皇宫居中,左祖右社,前朝后市皆一一对应。而且,现在存留下来的方城格局依旧如此,至今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同时,方城内留下了许多宝贵的历史建筑,向世人展现其民族风貌,意义无法替代。

历史街区 规划设计 功能定位 遗产保护

李皓 陈伯超

沈阳建筑大学建筑研究所

国内会议

保国寺大殿建成1000周年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史学分会2013年年会

宁波

中文

438-442

2013-08-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