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方文化展示的建筑遗产保护--以东莞金鳌洲塔保护为例
建筑遗产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是各地地方文化展示和传承的重要物质载体.以往的建筑遗产保护,如何在保护过程中充分展示建筑遗产所承载的地方文化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以东莞金鳌洲塔的保护为例,探讨如何通过合适的规划控制手段,保护建筑遗产周边的自然和人文背景环境,使建筑遗产得到整体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指出保护规划在塔的东北侧建立一个下沉广场作为公共活动的场所,在下沉广场与塔之间原塔庙位置,通过地面铺装和环境小品的设置,象征历史上曾有的5尊神像及明代香炉,该空间可用作传统民间活动的仪式空间;同时,利用下沉广场与塔体地面的高差,重建塔前台阶及基座,以加强进入塔体的空间序列。通过园区仪式空间的重建,可以有利于重新组织各种丰富多彩的民间活动,既可以促进东莞的文化建设,同时可以提升金鳌洲塔的地位和影响力,使古塔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
历史建筑区 规划设计 空间布局 遗产保护
何韶颖 汤众
广东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国内会议
保国寺大殿建成1000周年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史学分会2013年年会
宁波
中文
519-523
2013-08-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