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環境教育產業政策舆實施之初探
为培育国民成为具备环境素养之公民,台湾于2010年通过「环境教育法」.此法律的施行,不仅让环境教育成为全民的、终身的优质专业学习,也让政府主管机关、民间企业、公民团体积极关注此专业领域的发展.台湾环境教育产业的政策包括国际化、专业化及在地化三化,建议以提升全民环境教育素养,使台湾成为亚太地区环境教育枢纽.培育环境教育人才,增加台湾环境教育产业的竞争力.扶植环境教育产业,配合其他经济活动,创造就业机会.巩固台湾环境教育的国际地位为政策方向.在宣传上,包含:扩展环境教育产业营销策略的广度与深度;调查环境教育产业需求的配套措施;整合区域环境教育相关产业;加强国外环境教育交流及宣传活动;建立国内外环境教育产业发展之伙伴关系等.最后,推动环境教育产业化是促进台湾永续发展的要素之一,而确保环境教育产业的质量工作更为重要.首要任务在于强化环境教育在台湾的角色,进而研究、吸取国外经验,进一步订定适合台湾环境教育产业发展的策略.本研究结论如下:宣传和建立品牌是台湾发展环境教育产业成功的关键,了解台湾发展环境教育产业的理想条件,明确界定台湾发展环境教育产业之优势的范畴,建构台湾发展环境教育产业之政策目标.台湾政府应制定明确的政策目标,与公部门、民间机构与NGO缔结伙伴关系,并推广宣传.真正的环境教育产业化就是在充分遵循我国的教育政策与相关法规的前提下,透过国家制定相关配套策略、产业运作机制和社会参与,实现增加环境教育资源之供给数量,改进相关资源使用效率.
环境教育产业 政策扶持 营销策略 质量控制
徐荣崇
台北市立大学历史与地理学系
国内会议
台北
中文
37-41
2014-09-1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