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质、文化与历史--中国现代体质人类学研究中的观念问题
近代以前、从近代至民国时期和社会主义中国以来这三个历史时段的“民族”概念具有不同内涵。现代中国人体质的研究与民族和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这应该是造成以民族为单位进行体质研究的重要原因。在具体的学术理路上,主要受日本、德国、苏联、美国等影响,在这些国家里民族学和体质人类学是纠缠在一起的。就具体的历史情形来看,中央研究院的学术体制和蔡元培的学术思想起到了关键作用。尽管如此,在20世纪前半期,仍有大量以地方不同人群或今日各“民族”概念下的地方亚群体为考察单位的研究活动。但到了社会主义时期,随着民族一国家(nation-state)框架的形成,以“民族”为体质人类学学术思考单位的路数基本定局。但有一点必须清楚,即1940年代以前体质人类学界的“民族”概念均不是新中国成立及其民族识别以后的“民族”概念。
体质人类学 民族观念 生物性指标
杜靖
青岛大学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251-266
2013-10-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