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台湾高校演进过程论证我国高校发展策略

文章论证了台湾的高校发展历程,及伴随发展所产生的问题,认为中国内地的高校发展这几年也透过合并及升级而达到蓬勃的现象,高校学生录取率这几年也呈阶梯式上升。然而学生素质及高校教师素质其实不升反降。为因应市场需求,部份高校博士三年,硕士两年就可毕业;如果教师自己都未经过完善训练,如何期待他们进入高校后,有能力提升高校的学术水平。政府这些年鼓励民办高校的设立,但力度仍嫌不足,另民办高校仍依护在知名高校下。对其自主性有许多限制。如能由教育当局订定完善兴学制度,让民办高校在法令限制内有更多的自主性,如此能激励它们与公办的211或985高校形成良性竞争。则可以期待在未来十年或二十年内有类似美国长春藤联盟或康乃尔大学的民办高校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开花结果。鉴于国内高校的发展速度,中国高校也会过饱和。建议我国可以仿照欧、美或纽、澳发展高校经济。我国高校国际化不足,学术水平尚不足吸引一流人才来华交流讲学,也无法吸引好学生来就读;部份高校的国际化师资仍不足,都有需更加大力度引进具有国际观的人才。
高等院校 扩招政策 办校类型 国际化水平
张哲彰 刘国买
福建工程学院管理学院 福州 350108 福建
国内会议
威海
中文
223-228
2013-10-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