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信息论与编码”课程教改实践与探讨

针对信息论与编码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知识点多、理论性强、概念抽象和难以理解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词,分别从教学组织、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提出了一些调整和改进措施.笔者认为理想的总学时控制在72个左右,其中理论部分54学时,实验部分18学时。课堂教学上,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能力为导向,采用启发式教学、兴趣教学、互动教学等教学方法,综合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总结与探索,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提高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实践表明,改革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有效的提高了教学效果.

高等教育 信息论与编码课程 教学策略 学时管理

杨文

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湖北省 武汉市 430072

国内会议

2013高等院校教育与教学研讨会

威海

中文

281-284

2013-10-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