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古典园林植物景观形式美学浅析
本研究以苏州古典园林为调查对象,运用美学学科的相关理论对拙政园、留园、狮子林、网师园、沧浪亭、艺圃、耦园、怡园、五峰园9个苏州古典园林植物植物景观展开景观分析.对比是指在质的或者量的极为不同的要素间进行排列时,特别强调出相互间的特征。其造型要素主要由点、线、面、形、色彩、质感等所组成。在园林植物造景艺术中,往往通过形式和内容的对比关系而更加突出主题,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在有对比关系的事物中,占优势的一方是支配部分,另一方是从属部分,这使得变化感与统一感同时存在。动势本来是以时间为前提的,但在艺术作品中,是指根据其表现的形式所唤起的运动印象。例如,绘画、建筑、雕刻等同是静止的,但各自元素表现的线条和重心的倾向,可以使人产生心理活动的状况,就是动势。一般情况下,动势由于线、面、形、色彩、质感等诸因素的变化而出现。根据“天平”的构造很容易理解平衡是指两种力量处于相互平均的状态。但在园林植物景观艺术的营造中,由于有视觉的多元性,仅仅做到平衡是不全面的,还要考虑到植物在体形、数目、色彩、质地以及线条等方面所展现的“量”的感觉,因此,提出了更为合适的“均衡”原则。除少数动势造景外(如悬崖、峭壁等),一般的艺术布局都力求均衡,可分为对称均衡和非对称均衡。
古典园林 植物景观 形式美学
刘振 王本立 姜丽丽 蔡平
苏州大学建筑与城市环境学院,苏州215123;苏州金螳螂园林绿化景观有限公司,苏州215004 苏州苏农园艺景观有限公司,苏州215008 苏州大学建筑与城市环境学院,苏州215123
国内会议
郑州
中文
601-609
2013-08-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