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基于手机应用程序的计费方式在现有网络的应用

国内运营商目前普遍采用的按量计费的方式,并不对流量来源进行细分.文中探讨了数据流量作为运营商主要收入增长精细化运营的可能性,并全面分析通过手机应用程序进行细分计费可能带来的收入变化和竞争优势.以湖北省为例,目前全省的GPRS套餐使用用户数接近1000万,他们多是不同程度的流量型用户。通过对用户样本分析发现,在套餐内增加“QQ、微博流量5元包月”这样的内容将不会影响运营商的整体收入;相反,这批用户如果在套餐外叠加这款资费包,所带来的是每月5000万的收入增加,这相当于6-7个点的收入增幅。收入之外,这种计费模式给运营商带来的竞争优势不容忽视。一是先发优势。新套餐的推出意味着捆绑模式的转变,在其他运营商还未推出相应手段前,中国移动无疑处于竞争优势地位。这种收费方式的转变意味着BOSS、支撑系统、客服等各相关系统的调整,不可能一蹴而就,意味着先发运营商可以领先其他运营商一个相对较长的周期。二是增强和应用商及平台商的谈判能力。在海量应用的时代,流量无疑是宝贵的资源,但运营商并没有有意识地把这种资源作为一种手段应用起来,实现按应用计费,相当给运营商使用流量作为资源置换手段提供可能。例如,运营商可以允许某项正在推广期的应用3个月流量免费的待遇,以帮助该应用打开市场,同时要求该应用上投放运营商的宣传。这只是一种简单的场景,但是对运营商来说,以此为手段,具备了和应用提供商对话的资本,甚至有可能重铸产业生态。

通信企业 精细化运营 计费管理 手机应用程序

侯海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湖北有限公司

国内会议

2013全国无线及移动通信学术大会

南京

中文

256-257

2013-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