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矩柱在大气边界层中之局部风力特性

台湾同时处于强风及地震盛行之区域,因此结构物之主要设计活载重,风力与地震力占有相当重要之地位。对于大跨度屋顶结构以及高层建筑而言,风载重甚至会超过地震力而成为结构设计时的主要外力。本文针对不同几何外型之矩柱,以表面风压实验量取其在紊流边界层中之顺风向、横风向及扭转向气动力特性.矩柱体几何外型之变化包括深宽比及高宽比两项,参考台湾现行风力规范之横风向、扭转向风力设计条文,选取之柱体分别为:高宽比3、4、5、6、7;深宽比1/3、1/2、1/1、2/1、3/11.风洞试验所选用之紊流边界层,亦为台湾规范定义之A、B、C三种标准地况.藉由电子式压力扫描仪同步量测风压模型上每一个风压测点之压力变化,以计算顺风向、横风向及扭转向之风力,在高度上之变化情形.实验结果显示,迎风面之局部风力系数大致符合准稳定定理及条状理论,背风面之局部风力系数受尾迹影响,其在高度上大致呈现均匀分布;而此二者合成之拖曳力,也大致上随高度之上升而增加.局部之升力与扭矩扰动风力在高度上之分布则与模型深宽比有关,大致上以深宽比1/1为分界,呈现两种分布趋势.

高层建筑 矩柱 大气边界层 局部风力系数

蔡明树 郑启明

淡江大学土木工程学系 淡江大学土木工程学系、风工程研究中心

国内会议

第十六届全国结构风工程学术会议暨第二届全国风工程研究生论坛

成都

中文

1-8

2013-07-2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