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图书馆学科馆员创新服务模式研究:学习组织理论视角
大学图书馆作为大学的信息情报中心,存储着大量的文献信息资源.无论是从资源的存量上还是从资源有序化的程度上,无论是在网络新技术的应用上还是在服务方式的创新上都具有其他信息服务组织无法比拟的优势.同时,图书馆也正在从简单的图书管理向为教师提供信息、知识服务的角色转化,泛图书馆时代下,图书馆的服务价值将更加凸显,这对馆员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的提升带来了巨大挑战.只有通过组织学习,营造馆内学习氛围,才能切实提升馆员的综合素质,从而为开展学科服务提供有力支撑.目前国内有部分高职院校在推行学科馆员制度,但大部分将研究重心放在服务的内容、模式等方面,而在如何将服务品质提升与自我能力提升两者结合方面的研究还有待开展.本文希望通过一种组织学习体系的建立来更好地推动学科馆员的发展,带来自我价值和服务品质的双重提升.对学科服务的概念和服务内容应与本科院校有所区别和侧重,学科馆员的学习体系,学科馆员的服务内容,教学服务,科研服务,行业服务,学科馆员的评价体系建立学科馆员评价机制,针对每年的工作完成情况进行量化考评。学科馆员制度将图书馆服务融入教学科研中,加强了图书馆与院系的联系,促进了图书馆服务层次的提高和深入,同时通过学习使团队力量得以发展和提升。
高校图书馆 读者服务 学科馆员模式 学习组织理论
楼钢 张一力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图书馆
国内会议
长春
中文
142-145
2013-06-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