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探索建立中线源生态补偿长效机制助推中线源生态文明示范区的建设

为统筹解决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简称”中线源”)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经济试验区、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探索建立”中线源”生态补偿长效机制,本文提出相关的调研思考与建议.进一步明确“中线源”的功能定位及发展路线图,力争把中线源生态补偿及与此相关的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经济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层面。坚持生态功能导向优先,探索管理体制创新,在“中线源”建立生态补偿实施联席会机制,推进要素性补偿向区域性系统补偿发展,为建立“中线源”生态补偿长效机制搭建实践平台。建议国家在“中线源”开展试点,将重要生态功能区的生态补偿纳入一般性财政转移支付,待试点取得实效后在全国推广。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多管齐下,积极探索并建立多渠道的融资机制,集聚社会资源推进“中线源”生态经济试验区的建设。支持创建秦巴山片区科技创新中心,服务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进一步增强利益相关者对生态补偿的认知与参与。中线贯通、因势利导,构建“南水北调中线经济区和生态经济带”。建立生态补偿长效机制,建议加快立法步伐。

生态补偿 功能定位 运行模式 南水北调工程 生态文明

严炳洲

十堰市科技局 湖北十堰,442000

国内会议

第八届中国生态健康论坛

北京

中文

144-149

2013-12-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