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要素市场扭曲、双重抑制与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基于中介效应模型的实证研究

本文系统考察了要素市场扭曲对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双重抑制机理,并利用中介效应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转轨时期我国正规要素市场的扭曲导致生产性服务企业畸形依赖社会网络,特别是政府关系网来获取生产要素,由此导致的经营目标短期化扭曲直接抑制了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同时,要素市场扭曲还通过制约制造业的演化进程间接抑制了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因此,要想切实促进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增长,必须系统性地纠正我国要素市场扭曲对生产性服务业效率的抑制,应进一步加大要素资源配置的市场化改革,改变政府主导的要素分配模式,降低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参与要素市场的交易成本,针对生产性服务业企业规模偏小、以人力资本投入为主、缺乏有形资产抵押的情况,建立相应的融资机制和担保机制,加大生产性服务业吸引外资的力度,鼓励本土生产性服务企业与外资机构进行合作。

生产性服务业 全要素生产率 资源配置 市场机制 社会网络

陈艳莹 王二龙

大连理工大学经济学院

国内会议

中国工业经济学会2013年年会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讨会

杭州

中文

3-12

2013-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