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海峡两岸现代新诗准经典的整合与探讨

大陆与台湾的新诗同源,由于政治原因、地域差异和长时间缺少沟通,自20世纪四五十年代起,诗歌创作态度与审美倾向皆有所不同.80年代以后,随着政策逐步放开,地区间文化交流增多,两岸诗歌都有了新的气象,但在诗歌经典的取向上仍有较大差异.本文将以大陆与台湾各具代表性的新诗选本为研究对象,对比不同时期两岸新诗名作的特色,探讨如何确立新诗准经典,整合出供诗歌史家与读者参考的新诗经典.笔者认为,文学经典的形成不仅与选择者有关,与教育有关,更与时间有关。因此,称得上“经典”的作品至少要具备三大条件:为大多数专家认可,在大众中拥有较高的知名度;艺术开创性和思想深度对前代有所超越;形成一定规模的研究,在一定长的时间内传播。现代社会发展,科学技术进步,生活方式和接受信息的渠道都有所改变,现代新诗经典的产生至少有三个主要渠道:文化传媒(诗歌评奖和诗歌朗诵会,网络传播,电台、电视台的诗歌讲座等活动);文学史;诗歌选本。前一种是在大众传媒中产生,后两种是通过学术传播。而好诗不是安慰读者的诗,不是表达一己悲欢的诗,经典诗更不这样,它必须是诗人站在时代窗口前,真实展露自我内心和高超诗艺,有力度有深度的诗。

新诗 经典作品 精神内涵 传播效应

陈卫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国内会议

第十七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福州

中文

420-430

2012-10-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