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反思与超越--论严歌苓长篇小说《第九个寡妇》中的家庭伦理书写
《第九个寡妇》在2006年由作家出版社初版,又不断再版,好评如潮.小说主要描述了一个叫王葡萄的女子,在土改中把被打成地主恶霸的公公孙怀清藏匿在自家红薯窖内前后20多年的故事.这部小说有着浓厚的儒家传统文化色彩。小说围绕王葡萄这个形象衍生的故事情节,承载着严歌苓对于儒家传统家庭伦理的深刻思考,这其中既有对传统伦理的维护与继承,比如对于孝行的倡导与赞颂,对于女性无私、贤惠特质的张扬等等,都渗透了浓厚的传统色彩,使这部小说洋溢着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底蕴,但是,在传统的表象中我们又能够发现作者对于儒家传统家庭伦理的反思与超越,使这部小说对于家庭伦理的书写显得斑驳复杂。
当代小说 《第九个寡妇》 严歌苓 创作风格 家庭伦理 儒家文化
刘云
武汉大学文学院
国内会议
福州
中文
549-555
2012-10-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