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意象:大河之女的跨域书写
相当多的海外华文女作家从各种河流中汲取灵感与动力,从容地徜徉于东西两岸,在其文本中,河流意象不仅是原乡的标记,也是异乡的对应,奔腾不息的河水伴随着她们在路上追寻漂泊的身影,人与河纠结互动双向阐释,执着地进行跨域书写,绘制出多元语境中的精神图景.海外华文女作家为何如此钟情于河,其经典文本为何总是与涓涓流淌的河水做伴?本文试图以河流意象为入口,走进她们精心构建的贯穿中西的文化水域.海外华文女作家以河流——大自然的符码作为文化想象之源,在其小说创作中精心描绘了长江、黄河、嘉陵江、瓯江、鱼溪、塞纳河、恒河、娥普西河等各种各样的河流,引领读者在历史与现实的长河中,时而顺流而下,时而溯流而上,地球村每个角落的悲欢离合几乎都随着河水蜿蜒流淌,这些河流不仅是川流不息的自然之河,也是倾注了丰富的女性精神、人生感悟,承载着多重寓意的心灵之河、生命之河与文化之河。观其水势各有千秋,或舒缓,或滞重,或神奇,或平和,河流与人生形成紧密的内在链接,并将河水不断流动、奔涌向前不回头的精神,与女性历经坎坷、不屈不挠、奋进追求的人生境界相对应。乍看波澜不惊,实则意蕴饱满,充溢着水的灵气和神韵,正在汇入浩瀚的世界文学之海。江河的流变性,百川归海的气魄,与海外女性写作的多元化拓展和文化构想相对契合。值得进一步关注的是,不同的河流催生的文化如何对话、交融,如何穿越“河流”奔赴诗意栖居的彼岸,将是亟待写作者、读者以及人类共同思考的问题。
华文女作家 写作风格 精神内涵 河流意象
朱育颖
合肥学院中文系
国内会议
福州
中文
705-712
2012-10-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