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凌叔华的女权和女性主义尴尬

受“五四”的影响,凌叔华主要关注妇女解放和高宅深闺中的男女平权,关注女性自我意识、主体意识和话语权的失落。但她的小说平和冲淡,优雅秀逸,“落笔谨慎”;对封建礼教的批判非摇旗呐喊式的,对女性弱点的披露透着怜悯;在文艺观上,与同为京派的沈从文一样,“无意使小说成为政治批判、社会批判的武器,用以进行的是文化批判、道德批判”,始终保持女性书写的审美情怀——凌氏绝不是一个热衷政治运动的女权主义者,充其量仅是一个文化女性主义者。她的身世学养经历和生活圈子,她的文集《古韵》、《爱山庐梦影》和山水画所散发出的幽兰气息,都很难让人把她和张牙舞爪、呼号堕胎或反对堕胎的女权主义者牵扯到一块。因此,本文将把探究的目光聚焦在凌氏的女性主义尴尬上。在中国现代文学第一代女作家群里,凌叔华不像冰心流连于女性传统文化的人格美,不像冯沅君狂热讴歌新女性对封建礼教的反叛,也不像丁玲大胆抒写新女性的个性主义,而是兼具传统与现代两个维度,款款绣出新旧女性尴尬的心理淤青,使女性文学由外在的觉醒空洞的解放深入到女性自身历史文化品性的审视,尤其是她殷勤探看了男权本位、物化等观念对女性文化心理结构的长期整合建构,探讨了初获解放女性的尴尬地位和何去何从的问题,从而提升了女性文学的文化品位。凌叔华的女性主义尴尬是个人阅历学养心智的微妙写照,是解放了的中国女性尚未建构自我文化价值系统所致的漂浮,也是中国社会程序更新的必然,它折射出五四时期社会转型阶段知识女性心态的真实,斜照出古老华夏民族迈向现代化时摇曳的侧影,暗示了东西方文化交融磨合的艰辛。

现代文学 凌叔华 女权意识 女性主义

吴政家

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国内会议

第十七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福州

中文

815-822

2012-10-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