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寻找海外华文文学的世界坐标

海外华文文学是海外华人的精神史、心灵史,它的背后是中国移民史、中国历史,也关系到居住国历史、中外文化交流史和文学史,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海外华文文学在祖国大陆学界兴起以来,学者们通过与世界各地区、国家不同形式的“对话”、交流、互动,经历了一个新兴学术领域的初创期、拓展期,到世纪之交,步入相对成熟的阶段,即具有学科形态的研究。海外华文文学是中国本土文化外传以后,在世界各国延伸和发展而形成的一个各具特色、丰富多彩的文学世界。这个“世界”是华族文化向外移动、与各种“异”文化主体之间的多元化“对话”。这种“对话”,既不是一个民族内部不同地域的“对话”,也不是同一民族过去视域与今日视域的“对话”,而是一个民族向世界各方移动以后形成的种种不同视域的“会谈”。本土文化向外移动以后所接触的国家、民族的文化可能完全不同,而作为创作主体的个人对各种“异”文化所持态度也各自有别,兼之各个国家、民族的主流文化对外来文化所采取政策并不相同,所以这种“对话”或“会谈”是多重复杂的。

海外华文文学 文化意蕴 文学特质 学科形态

饶芃子

暨南大学中文系

国内会议

第十七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福州

中文

23-25

2012-10-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