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当代台湾文论的”后学”论争与话语转换

20世纪80年代早期的分歧在于台湾是否真正进入了”后现代社会”或”后现代状况”.这一分歧在现代主义兴起时也曾经清楚地看到过.这一论争事关重大,它显然关涉到后现代主义在台湾的存在是否合法的问题.从许许多多的文化与文学论述中,观察到存在三种具有代表性的观念:其一,台湾社会已经进入后现代状况或后工业的发展时期,或者至少已经明显出现了后现代的种种迹象和征兆;其二,台湾根本没有进入后现代状况,台湾还处于工业化的历史时期,台湾不存在后现代主义的历史条件,后现代在台湾可能仅仅只是一种学术时尚和话语游戏,并不具有真正积极的和实际的建设性的思想意义;其三,台湾有没有真正进入后现代时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后现代主义已经来了,它长驱直入地进入当代文论的场域中,已经产生了某种不可忽视的影响,它可能逐渐地改变对世界和社会生活的感受和理解方式.

当代文论 后现代主义 话语转换

刘小新

福建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国内会议

第十七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福州

中文

356-367

2012-10-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