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自然:生态休闲文化的适然意境--兼论陶渊明适然性人生范式
中国生态休闲文化源远流长,从庄子开始,休闲文化有了回归自然的生命品性,也即成了一种具有生态情趣和人文情怀的审美生存的人生哲学.东晋时代的陶渊明以其归园田居的生活实践和首创的田园诗,为中国生态休闲文化留下了最宝贵的历史遗产.陶渊明归园田居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和人文背景,在三次出仕的实践中,他深刻地感受到在浑浊社会里人的生命无奈、无用、无能之悲哀,认识到个体在尘世所能把握的只能是生命的自然性,而隐逸则是与”自然”亲合的最佳道路.”安贫乐道”与”崇尚自然”,是陶渊明思考人生提出的两个主要命题.他吸收了儒、道、玄的思想精华尤其是道家”自然无为”、”适然自在”审美生存哲学观,探索到一条弃绝官场、躬耕陇亩的隐逸之路.陶渊明以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持守了儒家”独善其身”的人生信念,展示了一个士人淡泊名利、自然纯朴的”君子人生”思想境界;他以自己的自然情怀和生活情趣开辟了道家”逍遥自在”的生活范式,展示了一个士人自然清新、返朴归真的”艺术人生”精神境界.陶渊明以归园田居的实践诠释了生态休闲文化的基本特质和价值取向——回归自然,并将这种东方文化模式的审美生存境界呈现给后人,由此”桃源意境”成了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和艺术人生的象征。
陶渊明 人生哲学 自然观 生态休闲文化 适然意境
南木子
国际养生旅游文化研究院 武义321200
国内会议
2011中国武义·国际养生旅游高峰论坛暨乡村生态休闲养生文化研讨会
浙江武义
中文
102-111
2011-10-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