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文化时差与乡村生态休闲养生

在现代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社会里,人们的生活方式正在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从”重占有”的纯物质生活方式逐渐向”重生存”的物质与精神相互平衡转变.此时,人们特别需要将物质和科学技术的拥有与人性精神的需求进行有机的结合,使之达到一种平衡.乡村生态休闲养生便是有效满足人们”重生存”的物质与精神相互平衡的生活方式.不再为一日三餐而发愁的城里人向往的是一种有别于城市钢筋水泥文化的自然生活场景和一个宁静的生态空间,在乡村寻找自然与文化乃至日常生活上的差异,即文化时差.文化时差是乡村生态休闲养生产业的灵魂,是乡村具有独特风格的文化内涵所在.乡村生态休闲养生产业开发,要充分利用好目前的旅游消费主流群体——城里人看“猪走路”的心理。在乡村生态休闲养生产业开发过程中,要以消费者的思想理念、情感世界、审美意识等心理因素来整合资源,使之与消费者的心理距离尽可能地缩短,以实现心灵与自然的融合,给资源赋予生命的灵气。同时,必须注重游客的亲情参与,让他们不由自主地与当地社区(项目区)有机融合,“反客为主”地以主人翁的心态进入社区(项目区),并积极参与社区(项目区)的人文建设。

乡村旅游 生态休闲养生 文化时差 消费心理学

过竹

广西民族建筑文化学会

国内会议

2011中国武义·国际养生旅游高峰论坛暨乡村生态休闲养生文化研讨会

浙江武义

中文

112-118

2011-10-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