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时和共时的角度探讨客家话中的体标记”来”--以福建宁化客家话为例
”来”在近代汉语中曾近是一个很常见的助词,可以表示”完成”,”将来”等语法意义.现在,助词”来”的用法在汉语普通话中虽然已经消失,但是在一些方言中仍然存在.本文梳理了福建宁化客家话中仍然广泛存在”来”的助词用法,而且进一步指出在宁化客家话中的助词”来”绝大部分情况出现在动词后,表示动作或状态的完成;少数情况下也出现在句末强调整件事情的完结.除了表示完成体,宁化客家话中的”体”标记还可以表示持续体,类似现代汉语中的进行体情貌动词”着”.除此之外,文章还对比了宁化客家话中的”来”字的用法和宁波话中的”来”的用法,并指出两者的异同.
宁化客家话 体助词 语法功能 句法结构
吴秀龙
宁波大红鹰学院
国内会议
广州
中文
219-223
2013-12-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