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方言平声字异读初探
平分阴阳,虽是中古到近代汉语语音演变的一般规律,但并非表现得那么整齐划一,在辽宁方言中,即有不同之表现.如:哥”□□35”,姑”□_35”,搁”k□35”,扑”p□_/p_35”拉,拨”pa35”拉,发”fa35”送,东”__35”西,多”__□35”少,出”□□_35”去,知”_□□35”道,可”□□□35”恶等字在辽宁部分地区多读为阳平,与普通话和其他官话方言不尽相同.其是否可视为文白异读?如何解释这些异读?这些异读所形成的语言表象反映了辽宁方言的哪些类型特征?拙稿以2010《辽宁方言语音研究》划分的片区为基准,通过调查与描写辽宁方言朝峰片、辽西片、辽东片、盖桓片、登连片中平声字的表现,与其他官话方言进行初步的共时对比分析,并尽可能地佐以历时比较阐释,指出辽宁方言平声字的异读或是辽宁方言的一种存古表象,或可证东北官话并非晚成;辽宁方言平声字的文白异读及内部曲折,或反映了东北官话声调的某些类型特征;提出辽宁方言平声字的文白异读与其他区别特征的联动思考,力求对探求东北官话声调演变及语流音变问题有所裨益.
辽宁方言 平声字 文白异读 声调演变 语流音变
杨春宇
辽宁师范大学
国内会议
广州
中文
289-290
2013-12-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