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河南中西部方言中由”儿化”引发的”子变韵”

在河南省中西部地区的方言中,像开封、郑州、获嘉等地,存在一种普通话中子尾词的变韵现象:在这些方言中用变韵的形式表示普通话的子尾词,如鼻子读成piou、鸡子读成t(c)iou、柿子读成sou等.认为这种变韵在本质上是一种儿化现象,只不过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儿化罢了.在河南中西部地区,早期的儿音有读щ的时期,щ与前一音节结合的过程经历了自成音节、附着和融合三个阶段.第一、第二阶段仍以щ的形式存在,第三阶段,щ在与前一个音节的融合过程中受前一音节的影响发生不同形式的音变.这三个阶段在河南中西部地区都可以找到具体的对应方言:河南西部的洛阳地区、南阳西部的淅川、西峡和三门峡的卢氏属于第一阶段,还有单独的存在。河南省黄河以北的焦作地区的属于第二阶段,已经与前一个音节结合在一起,但还没有融合。开封、郑州和获嘉方言属于第三阶段,发生了融合现象。

河南方言 子尾词 变韵现象 语音融合

段亚广

河南大学

国内会议

全国汉语方言学会第十七届学术年会暨汉语方言国际学术讨论会

广州

中文

103-103

2013-12-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