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材料进入美术通史写作中的几点思考--以山西芮城永乐宫为例
通过查阅不同版本的中国美术通史类著作发现,教材对某类特定的道教材料在内容的选择以及解读方式是不同的.无疑,这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而这个讨论有意思的一点就在于探讨专业研究人员在不同时间段内的态度变化,以及变化的原因.结合研究现状,笔者认为面对永乐宫的这批道教材料,有三个问题值得重视:即空间存在状态上体现出的整体性与特殊性、在时间存在形态上体现出了累积性以及道教视觉图像本身所体现出的混杂性.
美术通史 道教材料 空间存在状态 时间存在形态 图像混杂性
吴端涛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58-63
2013-10-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