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壑风烟思惘然:《荆溪图》与元末江浙文人之家国书写
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荆溪图》由陈汝言为北宋初期以来世居荆溪的王允同所作.画面描绘了荆溪地区的典型山水:一座熟悉的小桥,是荆溪八景之一,一大片房屋位于中间的平地上.最精彩的是位于画面左下方树下一所重要的大宅,极可能是王氏家族所有.根据画面上的题跋和其他相关材料,本文考证出荆溪王氏家族的世系可以追溯到王渊而非荆溪当地县志中记录的王审琦.此外,通过对16则荆溪地区文人题跋的分析,本文旨在揭示出此幅画作的真实目的.它是元代后期的混乱时期人们对于王氏家族荒废的大宅的回忆,暗含了一度引以为豪的过去和关于家与国的复杂感伤情绪.在元末政权风雨飘摇之际而成画的《荆溪图》,其视觉图像明山秀水、富邑万家,宛若避秦桃源而独处于乱世危局之外。然藉以其上题跋考索,则可味其中所深深隐含的家国之痛。作为元末一件颇为复杂、特别的画作,此亦揭示出中国古代绘画史上图像与文本之间的隐秘关联,更需在文化传统之外而重构一段历史情境去作以深解。
元代山水画 《荆溪图》 艺术特征 诗文创作 社会背景
夏小双
香港中文大学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69-81
2013-10-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