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金银器图像与语词--以锡林郭勒盟元墓金马鞍饰为例
图像如语词一样记录着历史,传递着文化.中国古代器物纹样折射出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人文与社会风貌.金银器因材质、价值、功用等特殊性居于工艺门类之冠,是当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高度浓缩的物质代表.金银器,一般为上层统治者享有,反映统治阶级好尚,引领时代社会潮流.从某种意义上讲,附着于其上的图像纹样是时代风貌的缩影.作为面积辽阔的封建帝国,疆域之内的许多民族共同生活,相互学习,不同文化之间相互碰撞、交流,使得民族文化空前交融.元代饰用金银之风旷古未有,其纹样可看做是不同文化融合的结果.蒙古文化、汉族文化、伊斯兰文化、藏传佛教文化、欧洲基督教文化、高丽文化等都在元金银器纹样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迹.元代以武立国,”因以弓马之利取天下”,马鞍的地位十分重要.本文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镶黄旗乌兰沟出土的金马鞍饰件为例,基于纹样与装饰的基本特征,从鹿纹、八曲形开光、卷草纹、多层装饰等不同方面来探究其多元文化来源,发现不同的文化风格在同一马鞍饰上均存在影响,”多元”的性质十分明显.与此同时,装饰的鹿纹、卷草纹等被汉、蒙古等不同民族共同接受,整个马鞍将蒙古风格、汉族风格、伊斯兰风格等融为一体,展现出元代兼容并包的时代风貌,兼具”一体”的特点.本文虽仅就马鞍而展开个案分析,但可看做是对元金银器多元文化汇聚的诠释,从某种意义上,对元代金银器纹样的研究是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具体的历史的解读.
金银器 图像纹样 文化融合 元代
谭佳佳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121-127
2013-10-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