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陕西定边郝滩汉墓壁画色彩研究

通过对定边郝滩汉墓壁画的图像分布、色彩分析、色彩组配和单元图像比较几方面的初步探讨,可以初步得出以下结论: 通过图像分布的观察,可以看到,定边郝滩汉墓壁画选取生前、死后诸多理想场景图像,以不同时间、不同空间的连缀组合方式。在有限的空间内,完整表达了最美好的生、死需求。并通过精心布置,达到既凸显墓主人,又使图像连贯、紧凑的视觉效果。可见其已形成成熟的图像分布模式; 定边郝滩汉墓主要色彩的使用,仍符合传统文化礼制下的色彩程式及色彩观,且呈现出多姿多彩的视觉样式; 推想其出于对生命、永恒、希望及自然的向往,绿色基底的选择,达到了独其特色的视觉效果,形成区域性特点,与中原地区有明显区别: 通过色彩组配的统计比较,可看出汉代人已形成成熟的色彩组配观念。不同色彩兼具相克相生的关系,且有明确的等级之分,而“正色”与“间色”在使用中亦遵循严格的使用规范。定边郝滩汉墓的色彩组配虽呈现多种丰富样态,但仍符合汉代色彩观影响下的色彩变化区间; 经主观性包彩单元的比较,可发现图像元素恒定,色彩扮演了使图像赋予变化的重要角色,呈现出多样的视觉效果。而时间由早至晚、空间由边郡到中心,图像表达呈现由率性、粗放到客观、细腻的转化: 再现性色彩真实再现了现实生活,与实物、文献相对玻。为人们研究汉代人生活的诸多方面,提供了直观图像及色彩的体验。总体上因时间、空间的区位的不同,图式及色彩呈现出由单一、写意向复杂、写实的演变。

汉墓壁画 图像分布 色彩组配 视觉效果

龚晨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

国内会议

第四届北京大学美术史博士生国际学术论坛

北京

中文

208-218

2013-10-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