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鲁迅与1930年代的版画艺术

文艺(文学、图画等)可以宣传和疏导反抗的苦闷,使之从自发转向自觉,进而转向有组织有计划的行动,由此避免无谓的流血牺牲.在这个意义上,版画也可谓为一种”泛体式(mode)”的”叙述”,其功用正如鲁迅在《新俄画选·小引》中所说:”当革命时,版画之用最广,虽极匆忙,顷刻能办……” 出于上述考虑,1929年1月,鲁迅编印《近代木刻选集(1)》,继而又编印了《蕗谷虹儿画选》、《近代木刻选集(2)》、《比亚兹莱画选》、《新俄画选》、《梅斐尔德木刻士敏土之图》、《引玉集》、《木刻继程(1)》、《凯绥·珂勒惠支版画选集》和《死魂灵一百图》、《苏联版画选》等十余种版画选集,以此来推动中国的版画事业. 除了编选画册,鲁迅还曾组织”木刻讲习会”.1931年8月17日,鲁迅特意邀请内山嘉吉(内山完造之弟)为青年学子讲授木刻技法,他本人担任翻译.一定意义上,鲁迅组织的”木刻讲习会”开启了中国新兴木刻运动,使得现代版画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新中国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辅助作用. 此外,鲁迅还举办外国版画展,支持和引导从事木刻创作的青年.不止于此,鲁迅也收藏和编印青年木刻家的作品,帮助他们举办画展.众所熟知的那组照片——《鲁迅在”全国第二回流动木刻展览会”与青年木刻家交谈》,就是去世前10天由沙飞拍下的.直到去世前三天,鲁迅还在给青年术刻家曹白写信.可以说,对于版画艺术,鲁迅确实倾注了其所能及的全部心力. 在《<近代木刻选集>(1)小引》中,鲁迅简要同溯了版画发展史,指出版画艺术在中国十四世纪初就已诞生,早欧洲术版印本一个世纪,而后却衰落下去.虑及当时中国绘画艺术的枯槁贫乏,如鲁迅在《<近代木刻选集>(2)小引》中批评说,”流行的装饰画上,现在已经多是削肩的美人,枯瘦的佛子,解散了的构成派绘画了”.与此相反,鲁迅赞美木刻的”有力之美”,故而倾其心力和财力,资助”不模仿,不复刻,作者捏刀向木,直刻下去”的创作木刻,促使其在中国能得以复兴和发展. 反写意的刻绘中国传统的诗文绘画等文艺作品,多偏于写意地展现静谧祥和的景致,脱离了真切的现实人生,也回避了精神世界的复杂纠葛,亦即无视生生存在的凡人的悲哀.鉴于此,在《<艺苑朝华>广告》中,鲁迅阐述了编印画册的意图:”有时是重提旧时而今日可以利用的遗产,有时是发掘现在中国时行艺术家的在外国的祖坟,有时是引入世界上的灿烂的新作.”显然,鲁迅的用意在于通过取今复古来促使中国现代版画呈现出新气象.在鲁迅的支持和引导下,新兴版画敏锐地捕捉社会现实,有力地反映民生疾苦,如温涛创作的木刻连环画《她的觉醒》,由25幅版画组成,通过连环故事的方式表现了”一·二八”战事期间上海军民抗战的情形.

版画艺术 图册编印 作品收藏 创作思想 鲁迅

宋欢迎

北京大学

国内会议

第四届北京大学美术史博士生国际学术论坛

北京

中文

233-244

2013-10-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