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从前没有人到过的地方:为表现新中国而努力的现实语境与入画实践

新中国十七年(1949-1965)的美术,似乎没有理由不是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因为这一时期的美术作品承载的恰恰是人们对于”革命的中国的兴起”的记忆和想像.尽管文革十年的美术被认为是毛泽东的大众艺术模式29最为成熟的时期,新中国十七年却有可能因其上承延安模式,下接文革模式而提供给我们更为生动的美术实践.面对这一个陌生的新的时代的来临,无论是来自老解放区的,所谓”土生土长”的革命美术工作者,还是来自新解放区的”长期住过美术学校的”,”甚至留过洋的”专家们30,他们经历新旧中国的变化,”为表现新中国而努力””理所当然地成为了他们共同的新的现实和新的创作课题. ”为表现新中国而努力”所表明的既是党和国家的立场,也是他们自身所主动选择的唯一立场.他们所需要面临的是新时代的新课题:如何才能够变旧题材画新主题,弃旧形象立新形象,改旧形式造新形式?究竟是哪些题材、哪些事物才是可以用来表现新中国的新题材、新事物?如何去描写和把握?本论文具体考察铁路和公路的入画实践,考察在”从前没有人到过的地方”生成的图像系统里,一旦形式转变成为了内容,视觉表现的手段成为了表达本身,图像-视觉作为一种叙事是如何契合着新中国意识形态宣传的关键词和中心语并与之互动的。

当代美术 创作思想 革命题材 意识形态

蒋岳红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

国内会议

第四届北京大学美术史博士生国际学术论坛

北京

中文

245-252

2013-10-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